開創世界減貧經驗 世界銀行貸款扶貧項目現場推進會舉行
10月23日,世界銀行貸款扶貧項目現場推進會議在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召開。會議聽取了涉及貸款項目的各地執行推進情況匯報,并部署了項目下一步推進計劃。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李建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扶貧辦二級巡視員潘元星主持會議。
會場一角
會上,遵義市、畢節市、銅仁市及獲得貸款項目的15個縣區就世界銀行貸款貴州農村發展項目(簡稱“農發項目”)、世界銀行貸款貧困片區產業扶貧試點示范項目(簡稱“六期項目”)執行情況進行了匯報。世行項目實施五年來,全省累計完成農發項目投資6.8億元,完成項目總投資的80.39%,組建合作社78個。累計完成六期項目投資2.9億元,完成項目總投資的61.15%,組建合作社42個。
與會代表在探討有關問題
據了解,2015年3月、12月,貴州省先后從世界銀行獲得了兩個扶貧項目貸款,涉及貸款金額分別為農發項目8.5億元(其中世行貸款為6.1億元,中方配套資金2.4億元),六期項目4.8億元(其中世行貸款為2.44億元,中方配套資金2.36億元)。
與會代表在參觀天麻包裝車間一角
其中,農發項目是世界銀行第一次直接與我國的一個省單獨合作實施扶貧項目,是世界銀行和貴州省在脫貧攻堅領域的一個創新型合作模式。涉及兩大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11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具體包括地處武陵山片區的遵義市正安縣、務川縣、道真縣和銅仁市思南縣、石阡縣、德江縣、沿河縣、印江縣,以及烏蒙山片區的畢節市納雍縣、赫章縣和威寧縣。六期項目涉及遵義赤水市、習水縣、桐梓縣和畢節的大方縣、織金縣。
菌種生產車間一角
兩個項目主要關注探索創新產業扶貧模式,特別是在“農戶參與”“能力建設”“市場開拓”“扶貧”“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探索出有效的經驗和做法,為其他貧困地區提供試點示范,借鑒推廣。
會場一角
由于項目涉及武陵山、烏蒙山和貴州石漠化片區,而這些地區也是貴州省扶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和“堡壘”,曾經一度被認為是貴州省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短板”。世行資金的注入讓這些貴州貧困區域開展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現代化建設,加強了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建設,不斷探索農業產業價值鏈的發展模式,促進了貧困農戶平等參與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產業項目活動,提高了農戶能力建設,以公平的社會可接受和環境可持續的方式,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貴州農村產業經濟發展。
與會代表在品嘗天麻
“產業革命發展八要素,其中一大要素是組織方式,即'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中關鍵的連接紐帶是合作社。世行項目實施以來對怎么建立、管理和運行合作社,探索出了比較好的模式,在脫貧攻堅和推進世行項目的同時,也為農村產業革命組織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有效經驗。”在總結講話中,李建對世行項目實施以來,一些取得成功的合作社管理、盈利、利益聯結、帶貧減貧等發展經驗表示肯定。
省委副秘書長、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李建
他指出,世行項目是貴州省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推動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五年來,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貴州省始終貫徹“標準化組建合作社,規范化運行管理,全產業鏈建設,全過程參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攻克貴州產業扶貧特別是合作社建設中遇到的瓶頸問題,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和世界減貧事業探索了一條有益路徑。
他強調,要充分肯定世行項目實施以來的成績,世行項目實施不僅發揮了示范作用,也推動了合作社發展。創立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還培養了一批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行家里手,培養了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育了一批省、市、縣項目管理人才。不但提高了農戶發展能力,而且豐富了合作社管理和產業扶貧的經驗理論。
他要求,要清醒認識到到世行項目實施過程中進度慢且不平衡、對項目實施重視不夠、對問題整改行動遲緩、能力提升和指導幫扶不夠、監管力度不夠方法不當等問題和困難。在下一步工作中,各地務必高度重視,扎實做好世行貸款扶貧項目各項工作。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緊盯目標任務,針對問題和困難,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確保高質量完成世行項目建設任務。
包裝車間一角
省扶貧辦、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相關負責人,遵義市扶貧辦、畢節市扶貧辦、銅仁市扶貧辦有關負責人,涉及項目貸款的15個縣區扶貧辦有關負責人及部分獲得世行貸款的合作社負責人共80余人參加推進會。(龔 超)